在留学筹备初期,正确选校是所有程序中最重要的。
每到这时,各式各样的“选校建议”、“榜单排名”都会成为人们选择取舍的重要标准。
林溪(化名)在某美国高校读大二,当她回忆起准备申请那两年遇到过的神坑们……
“辛酸泪能填满整个太平洋。”
不充分估计,超过60%的留学生,在第一次留学申请的时候都会被黑中介坑得体无完肤,林溪也是一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时候年龄小,身边打算本科出国的同学也不多,知道的只有需要参加托福和SAT考试,妈妈也担心,最后只能找留学中介帮忙。”
距林溪回忆,第一次跟中介见面,他们就拿出了一本小册子,标记出了5-10所耳熟能详的名校,并且承诺只要签约就100%申进top50院校,文书和推荐信也能帮忙搞定,而若申请不成功就全额退款。
既然有了“全额退款”和“top50”的保障,林溪和妈妈也就放心地与这家中介签订合约。
起初,中介的态度的确专业,为了保证信息安全,还专门为林溪建立了申请学校专用的邮箱。
然而,也正是这个邮箱产生了大问题。
两个月过去了,中介给林溪打电话说,有2所“top50”院校录取了她,让她来公司总部签收offer。
然而当林溪到达了中介办公室,兴高采烈地登陆了邮箱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被坑惨了。
“原来他们那些所谓的‘top 50’并不是真正的‘top 50’,而是他们机构自行排名的‘top 50’,其中的水分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那5所林溪曾经登记的“dream school”有3所其实都给予了回复,但因为不是明确的offer,就都被中介打上了“被拒”的标签。
事已至此,林溪既拿不到退款,也没有好学校上。
妈妈很内疚:“要不就在这两所中选一个?不是说有的专业也不错吗……”
但林溪没有妥协。
“当时我就想,即便晚两年再出国,我也一定要申请到真正的好大学。”
有了之前的教训,林溪走上了DIY留学之路,而其中的第一步,就是去找一些真正“有参考价值”的大学榜单进行选校。比如官方的 US NEWS 大学排名。
但没想到的是,读了文中的排名方法,她却又陷入了纠结——
“留学机构的榜单水太深,官方榜单的也并不是那么好分析的。”
原来, US NEWS 的大学排名是通过各个维度来综合打分的,包括:本科教学声誉、教师资源、生源质量、保持率、财政实力、毕业率以及校友捐赠这7项。
而每项的加权又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真正的学校排名又“众说纷纭”了起来。
有人表示排名并不可信,许多“心机”学校为了“迎合排名”故意利用规则;也有人认为只有学术排名才能代表一个学校的真正实力,其他完全不用care。
于是,在按照分数排名和自己所处的成绩位置分析了两个礼拜之后,林溪又一次崩溃了。
没有即将出国的激动,没有对西方世界的向往,看着这些冷冰冰的数字,她的心里只有两个字——
心累。
“都说美国大学会更偏向于录取适合自己的学生,我这样盲选,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总不能符合条件的学校,每所都写一封文书吧?”
焦虑、迷茫、忧郁。
回忆过去,林溪叹了口气:这可能是每个留学生都走过的最纠结的一段路。
“申请的那两年搞得自己身心俱疲,妈妈便带我飞了一趟美国,一方面是散散心,另一方面也是亲自去那些大学校园里看一看。”
于是那次美国之行,林溪边旅游,边逛校园,她去了每一所自己曾经愿望的dream school,也探访了不少在榜单上见过,却在国内资料甚少的学校。
探校中她发现,许多校园都与她的想象完全不同。
由于学校的氛围、建筑、文化都各有特色,培养方案也各自差异,每所学校都散发着完全不一样的气质,林溪的激动与兴致一下子又回来了!
也正是那次美国之旅,让她做出了申请现在这所学校的决定。
“这里的气质、环境一下子吸引了我,我甚至在这里的草地上坐了一下午。”
“选校真的不能仅靠中介和榜单就决定,这所究竟学校好不好,到底适不适合自己,一定要亲自看一看才知道。”
林溪用了小两年,最终是一场探校让自己的选校之路划上了完美句点。
而现在,也有一场的探校之旅蓄势待发,等着与你一起探索那条最适合自己的梦想之路。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