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世界热点关注
年轻就要去留学

纪念一位“吹哨人” #李文亮 最好的方式,是让这片土地响彻哨音! #武汉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有的人走了,他还活着。

 
 
很遗憾,又是一个没有奇迹的一天。“吹哨人”李文亮医生还是走了。
2月7日凌晨2点58分,最早在网络上披露新型肺炎危险性的8人之一、眼科医生李文亮病逝。
 

纪念一位“吹哨人”最好的方式,是让这片土地响彻哨音
(武汉中心医院官方发布李文亮逝世信息)
从昨晚到此刻,“李文亮”三个字在朋友圈持续刷屏,我在屏幕的这一边,一时间读到了无数种情绪。
 
悲愤、无奈、不舍、遗憾、后悔……每一种都在阐述着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医者用自己的光照亮了这迷雾漫布的天空。
 
我的一些群里,不少人发着这样的“佳句”——

纪念一位“吹哨人”最好的方式,是让这片土地响彻哨音       
所以,如果你问我是哪一种情绪,于我,更多的是一种悲凉
 
这种悲凉感来源于一个普通人的行动成为难以企及的英雄行动,更是因为“说真话”这样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却要付出代价而悲凉。
 
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最早发出了疫情的讯号,成了疫情“吹哨人”,也因此经历了一些波折,直到真相终于水落石出,他才从得以正名,变成了专家口中的“事前诸葛亮”,变成大众心目中的平凡“英雄”。
我知道,如今仍有不少人质疑不该给李文亮戴上“英雄”的高帽,但很抱歉,他在我心中就是英雄。
 

他说: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

他赋予平凡以尊严,用自己的坚持让真相发出声音。即使被警方传唤要求禁声且签字盖了手印后,即使已经进了重症病房,无法讲话的情况下,仍然用打字的方式一字一字把真相告诉媒体,还提供照片证明,并顶住压力实名发声。

 

这种勇气有多少人拥有,这种行动有多少人能做到。


纪念一位“吹哨人”最好的方式,是让这片土地响彻哨音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李文亮之所以是英雄,受到普遍悼念,正是因为以上种种,注定了他的“不凡”,也注定了如今他成为一种情绪的出口,成了此刻的“最大公约数”。

但最悲凉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从小被教育说真话这件事,这个最基本的人之为人的品行和德行,却发展到了今天,变成需要公开去赞扬一个人说真话、鼓励大家“敢于”说真话……

巴金在《真话集》里这样说道:
 
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我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的话。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这就是说真话。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意见,讲出来让大家了解你。倘使意见相同,那就在一起作进一步的研究;倘使意见不同,就进行认真讨论,探求一个是非。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所有的“真话”都是为了让我们越来越好,而不是当真相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就用一个谎言去掩盖,直到我们甚至忘记了真相的存在。

 

真相不会因为被掩盖而改变,于是,每一个谎言都变成了欠下的一笔债。
 
如果说,如今为何大家如此这般悼念“吹哨人”李文亮之逝,正是因为他和他的真相在舆论场中被赋予了某种超越的价值。
 
这种超越的价值是什么呢?是一个社会对真话的渴求,对真相的尊重,而这些渴求和尊重也再一次指向那些“敏感”的话题方向:
 
是什么让此次疫情中专业防线全线失灵?
是什么让一众专家在“是否人传人”的结论上“集体失声”?
是什么让早已预警的疫情浪费了最宝贵的3周时间?
是什么让大家必须通过84岁的钟南山院士才能获知事实?
……
人类的所谓历史经验就是从来没有在历史中吸取经验

我们国家在2003年非典之后,曾经建立了一个理论上非常高效的疫情上报系统,这则新闻早在2016年11月17日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就发表了,提到“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疫情信息从基层发现到国家疾控中心接报,时间从5天缩短为4小时,织起了快速捕获疫情的’天罗地网’”。

 

如今,我们的医生要靠微博、朋友圈求助,即便是在私人沟通场合,去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们做出一些提示和预警,都有可能被认作是制造“谣言”。

 

纪念一位“吹哨人”最好的方式,是让这片土地响彻哨音

比尔·盖茨
 

而早在2015年比尔·盖茨在埃博拉瘟疫爆发4天后的TED演讲《下次的疫情爆发,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中就已经提到了可以规避疫情的很好的建议。他提出:“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反应系统。我们可以利用当今先进的科技……我们是有工具的,但这些工具必须统合在一个全球健康系统下,此外我们必须处在战备状态。”

我们经历过如此多的疫情,却到现在仍不具备良好的备战状态、更好的疫情反应系统,而这远远比技术本身重要多了。
我们需要尊重专业,胜于尊重专家;尊重科学,胜于尊重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尊重基于科学的专业判断,胜于尊重官员的级别!
 
基于认真调查、找到真相、严肃处理的为前提下,在更负责、运营更有效的新防御系统下,我们面临的每一次疫情危机,都将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让历史上的今天成为最后的历史。
 
相反,如果我们没有学到教训,那么下一次或许仍然会成为危机,而疫情卷土重来只是时间问题,就像2003年的SARS,和目前正在肆虐的2019-nCoV。
2月7日13时许,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
 

纪念一位“吹哨人”最好的方式,是让这片土地响彻哨音

一个医生的去世,需要中央委派国家检察委员会调查组来做调查。不管这条信息里隐含着什么,但却是一个进步、一个值得期待的好消息。
总之,不管结果呈现出的是怎样,至少我们的渴求得到了响应,而真相或许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今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推特说:“我们为李文亮医生的离去感到深深的悲痛。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赞美他就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所做的工作。
 

世上还有什么功德比救人更大。而像他一样“不怕、不畏惧、不逃避”的人,其实还有很多。

大家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吧。那一年,当所有人从媒体上得到的官方消息是:“北京仅有12例非典,3例死亡,中国的非典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时,一位301医院的医生对此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自己掌握到的实际情况远远没有那样轻描淡写。
 
他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全部写了下来,主动联系国内媒体,并且在内容里写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提供的材料全属实,我负一切的责任。”几天过去,他的声音没有得到回应。
 
直到美国《华尔街日报》与《时代》杂志获悉消息,采访了他,才将真实的疫情公诸于世,引起全球舆论的重视。而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情况发现,疫情基本与这位医生提供的数据近似。
 
如果此刻我问你,你还记得这个事件吗?记得他吗?
 
所以,如果今天你问我,我们应该如何纪念李文亮?
 
我想说的是——
 
不要移开视线,不要噤若寒蝉,你要注视、你要发声,你要在未来的每一天与每一年牢牢记住:纪念一位吹哨人最好的方式,是让这片土地响彻哨音。
 
愿天堂没有训诫,一路走好,英雄纪念一位“吹哨人”最好的方式,是让这片土地响彻哨音
 
纪念一位“吹哨人”最好的方式,是让这片土地响彻哨音
参考资料:
[1].《“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家才是不幸的”》,梁文道@看理想
[2].《“健康的社会不应只有一种声音” 新冠肺炎“吹哨人”李文亮去世》,覃建行、丁刚@财新网
[3].《用什么来纪念他?追问武汉大疫中失守的专业防线》,敦复@医学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留学世界网 » 纪念一位“吹哨人” #李文亮 最好的方式,是让这片土地响彻哨音! #武汉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留学世界热点关注

支持我们加入会员
Chinese (Simplified)EnglishFrenchJapaneseRussianSpan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