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voice_button voice=”Chinese Female” buttontext=”收听文章”]
大家读完顺手点下上方的“广告”,就是给留学世界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了。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文/石述思
全美50个州政府的重心都已从抗疫转向开放。
5月24日,《纽约时报》没有像平时那样刊发刺目的照片和犀利的文字,而是以一份长长的肃穆的千人死亡名单完成了对抗疫不利的特朗普政府严厉的谴责。
5月26日,踏着10万具被新冠肺炎夺去性命的尸体,美国股市三大指数创下自3月12日以来新高,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为股市点赞,宣称美国“正在向伟大过渡”(transition to greatness),并要求“各州尽早重启经济。”
2020年的美国故事除了与中国的恩怨情仇,将长久地纠结于生命与生活不可兼得的悖论中。
无疑这会提升公众被传染新冠的概率,也在普遍注重自我防护意识的华人社区引发更多焦虑。
5月25日,继3月16日在社交媒体提出“中国病毒”后,特朗普再度在推特上使用这一具有浓烈种族主义色彩的称呼,随之而起的是,媒体各州针对华人乃至亚裔的种族攻击的报道激增。
病毒和歧视一起将500万华人在美生存空间挤压至改革开放以来最逼仄的境地。
因为疫情卡在两国“断航”夹缝中约40万留学生,随着假期的来临,由于学校的停课、签证的到期、家人的担心都盼着早日回国——毕竟,祖国在抗击疫情中率先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内学校纷纷复课,L会圆满召开,简直羡煞美帝。
一场被称为“留学生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回归就此展开。
一位留学生告诉我:再不调整“五个一”政策,他只能到吴京微博下面留言让他帮忙了。——“我们心底始终坚信,中国护照能带你去更多的地方,紧急时刻,更能带你回家,”他在电影上说。
自古以来,中国留学生远涉重洋、负笈求学多为了替祖国解决问题,但如今竟被一些人要当成祖国的问题解决掉。
国内自媒体上有个点击率很高的小视频:一个年轻人手里晃悠着一个中国身份证、一个中国户口簿和一本中国护照自鸣得意,号称当代中国人“三件套”,以此抵制海外留学生回国。他们还有个口号:建设国家没有你,千里投毒你第一”。
其实,绝大多数留学生都有这“三件套”,都是同胞,我认识的不少人都在祖国爆发疫情的时候给国内捐过口罩等防护用品。祖国如母亲,儿女有难来投奔,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再说了,你怎么没经测试就说人家“投毒”呢?咋个个都像特朗普呢?比专家还专家?不知道需要隔离观察测试,需要专家认定?还是要听外交部发言人的:这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专业人士说了算。再说,得病的早在美国就近治疗了——人家对新冠也免费测试治疗,万万不可把早期海外归来的几个恶劣的极端案例无限放大。
历史也不断证明,把爱国口号喊的山响的人,最后行动往往跟不上。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知道谁写的吗?汪精卫。您那口号还没人家有品位呢。
关于留学生,还想普及点常识。据教育部门统计,我国海外留学生总人数160万人,目前尚在国外的留学生大约140万人。其中美国约有41万人,加拿大约23万人,英国约22万人,德国、法国约11万人,澳大利亚、新西兰约28万人,日本、韩国约18万人。
他们不是祖国的包袱而是宝贵的财富。
1955年10月8日,一艘名叫“克利夫兰总统”号的美帝邮轮经过20多天的航行驶入香港。留美的著名华裔科学家钱学森一家经历千辛万苦完成历史性回归。现在很多爱国青年一说起就两眼放光声音高亢的中国首个原子弹爆炸离不开钱老当年从美帝学习的知识。先后搭这条邮轮回归祖国的留美学者还包括梁思礼、华罗庚、朱光亚、王希季、师昌绪、郭永怀等24位大师级人物。
今天回国避难的几十万留学生有没有未来的钱学森、华罗庚?全被当成投毒罪人拒之门外,岂不亲痛仇快?
别轻易把“厉害了我的国”喊的山响,在一些高精尖技术领域,未来N多年,还需要N多批留学生肩负国家使命排除万难背井离乡去海外取经。
还有一条令人不爽的新闻。
5月28日,据说和美帝穿一条裤子的加拿大法院裁定孟晚舟案符合“双重犯罪”的引渡标准。——此前有个别中国自媒体意淫说孟晚舟会顺利回国。有点常识好不好?华为是美帝一定努力扼杀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主要原因是动了人家的奶酪。而要想不被美帝卡脖子,首先需要在芯片技术上突破,而核心技术则需要关键人才。
据国内权威数据统计,未来五年国内信息化人才总需求已高达1500万~2000万人,其中大数据分析的需求量每年递增20%,光是一年新增需求就已经近百万——仅仅立足国内高校培养能力和速度都跟不上——自力更生,那不是当年被美帝苏修一起封锁逼的吗?自力更生是底气也是底线,现在更必须把全球化技术共享合作空间用足——哪怕面对美帝的封锁和挤压。
缺乏关键人才就需要有全球视野,培养引进并委以重任——在美的多数留学生一定是将来报效祖国的生力军,善待他们事关中国自主创新的未来。

在一个阶层鸿沟较大,仇富的人比富人多好多倍的时代,要想在一件社会普遍关心的事上形成共识,就不能像那个被封的“至道学宫”那样造谣——啥“美国把新冠尸体做汉堡”啊,不就是欺负一些月薪不足5000元的网友没出过国没见识吗?其实,赶上神经病一样的特朗普执政是所有中国自媒体的幸福,光美帝自己给您准备的刀都用不完,何必自己再瞎造呢?而且也深深地感叹微信内容审查者之宽厚包容——不恶心死不封。
大家普遍都爱国,只是表现形式不一,相煎何急?而且讨论问题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恪守良知,有人性,不盲目散播仇恨;另一个则是尊重基本事实和逻辑,不能造谣,不尊重常识。
平心而论,最初,中国民航总局推出“五个一”是有其合理性的。
3月26日,中国民航局总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规定》:“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我国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这个规定,“1家航空公司,在1个国家,只有1条航线,1周,只飞1班”,因此简称为“五个一”。
这一执行就两个月,且有长期执行下去的迹象,导致往返中国的国际航班锐减,造成大量在海外的中国籍留学人员、务工人员、商务旅游探亲人士,无法顺利如期归国,以至于争议四起,最终怨声载道。
先说“五个一”的历史贡献。
首先,在以美帝为首的西方国家成为疫情“震中”的初期,配合国内防控大局,为实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取得显著成果打下基础——拒毒于国门之外。
其次,有效地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和缓解国内防控的压力,有效地保障了国内逐步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最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航空服务人员的压力——最近一段时间执行中美航线的国航空乘人员为了保障安全和提升效率,每一班飞机都配往常两倍人员——一班服务一班休息,飞抵美帝后不下飞机,换班后立即返回。
但随着美国疫情爆发,留学生们回国诉求日益强烈,这个本质上有利于行政管理的举措便争议骤起。
有媒体质疑:是否有懒政惰政之嫌?这些海外留学生的困难有关部门无感吗?有没有更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呢?
加上现在不是疫情爆发初期,目前国内各种防范制度措施均笑傲全球,接纳更多留学生回国的条件应该已然具备。


千万不要以为,所有的留学生都像潘石屹家的公子——老爸老妈能资助哈佛好几亿美金。
“五个一”政策最终真正能挡住的恰恰都是普通人家子弟的回国路。而这无形中在一个撕裂的年代为伤口添上一把盐。
知道一点经济学原理的人都明白,当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必然带来机票价格暴涨,以美国飞中国的机票来说,疫情之前经济舱一般5000元左右,现在暴涨10倍以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么贵的机票,需要排队几个月,且经常被取消。
媒体报道,4月初,按照国内航空公司制定的“市场价格”计算,中国撤侨价格平均约是美国的2.75倍,位列全球之冠——成人经济舱约3万元,12岁以下的儿童经济舱2.2万,商务舱5万。
需求失衡带火面向富人群体的包机生意。
3月14日,有网友发帖称,海航集团旗下的金鹿公务航空有限公司(下称“金鹿公务”),在推出从伦敦飞上海的包机航线后,每张售价18万元、一共40张的机票迅速售罄,引发关注。
4月初的定价、倘若是搭乘庞巴迪6000型喷射客机(Bombardier 6000),从洛杉矶直飞上海的包机,大约需要230万人民币的价格,最多可搭乘14人,或是一人2万3000美元的报价。
最近刷朋友圈,从洛杉矶经停金边飞上海的包机一张票上涨至32800美元,满座即可出发。
教育部消息,截至4月2日,中国160万留学生中有超过85%的人(即136万)仍留在国外,其中有约37万人是在美国求学。另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截至3月底,有74.4万名中国公民以合同工身份居住在海外各国。
随着新冠肺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3月29日中国民航局实施“五个一”政策,已将入境国际航班数量削减至每周134架次以下,这还不到疫情爆发前的2%。包括中国公民在内的每日乘飞机入境的人数被限制在4000人以内。
5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中国民航局一份最新特急电报通知称,“五个一”政策将持续执行到10月。
媒体这样描述这个来自普通人家的留学大军:“当焦虑和恐惧来袭,只能隔着时差打越洋电话,倾吐之后,依旧需要独自承受。他们有的是家里出了大事,需要自己回来打点的,有的是父母陪着自己去国外念书,但身体健康出了问题又没法报销医疗费用的,还有的是申请到了国内工作的offer,赶不回来等于自动弃权的。就更别提那些因为学校停课和租房到期而被迫流落街头的年轻人了……”

在抗击疫情上,中国率先取得举世称道的成绩,并逐步驶入复产复工的崭新赛道,令全球华人备受鼓舞。
毕竟,对于持有中国护照的留学生而言,他们的祖坟和亲人都在那里——和所有批评他们的普通网友一样,和自己的祖国一刻也不可分割——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前,中国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尤为迫切。
新冠肺炎是全球大流行,撤侨是全球各国一场无声的较量。
这不仅仅能凝聚人心,鼓舞信心,而且在特殊的历史时刻能够彰显国力,树立人道、良善、互助的良好国际形象。
随着新冠疫情全球爆发,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韩国、日本、泰国、俄罗斯、土耳其、德国、新加坡等国先后采取撤侨措施,声势浩大,堪称二战后全球最大规模的跨国营救行动。
秘鲁外交部表示,自3月17日政府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而下令关闭边境以来,共有1.51万名滞留海外的秘鲁侨民返回秘鲁。
3月26日,270名滞留在孟加拉的大马人已安全回到马来西亚。此次从孟加拉撤侨的行动,也包括219名在孟加拉当地数所大学,就读医学相关科系的学生。上述270人是于今早搭乘马航班机抵达吉隆坡国际机场,所有25万令吉的费用皆由国大党承担。
4月8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白宫发布会上表示,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已经从海外撤侨超过5万人。截至5月4日,美国已经撤侨大约78,000人,人均乘机费用约1000美元。
青瓦台副发言人尹载宽4月24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截至22日,韩国政府从103国协助3.0174万名韩侨、留学生、游客回国。其中,政府安排军机等包机从中国、日本、伊朗、秘鲁、意大利、埃塞俄比亚等国撤侨1707人,与20国政府协商执飞临时航班撤侨1.5802万人。韩国驻29国外交机构筹措回国机票804张,还借空运新冠试剂盒等防疫物资之便从9国撤侨2106人。
4月24日,随着从开普敦返回法兰克福的这架航班缓缓降落,机上157人安全返回德国,德国外交部第一阶段的撤侨行动已经宣告结束——历时5周,总花费超过1亿欧元,撤回侨民24万,这是德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撤侨行动。
印度的规模更是举世无双。
印度外交部在新闻稿中表示,撤侨行动主要将委托印度航空及海军船舰将旅游者接回印度。如今有超过1700万印度人生活在海外,需要国家包机接回的具体人数预计可能高达百万。据印度海军称,第一阶段的航行预计将帮助约180万印度公民返回家园。
印度民航部长哈蒂普·辛格·普里表示,从芝加哥、旧金山、华盛顿等地出发的航班票价约为10万卢比(1卢比约合0.1元人民币),从伦敦等欧洲地区出发的航班票价约为5万卢比。普里解释说,之所以如此定价,是航空公司根据成本核算而来,政府不会补贴票价。此外,乘客抵印后还要缴纳隔离和健康检查费用。
5月7日至14日,印度的第一批包机将从12个国家接回约1万5千名公民。预计约半数的航班将由海湾国家运营,包括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巴林。

据民航局消息,3月份,民航共安排临时航班9架次,协助在伊朗和意大利的1466名中国公民回国,其中包括了前期援外的医疗专家组、联合工作组人员和留学生。
3月19日,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央视新闻平台与留学生和侨胞代表连线谈心,这场两个小时的直播观众过亿人。崔天凯在与留美学生代表视频交流时坦言,在美国的公派、自费中国留学生现在加起来差不多有41万人。如果加上侨胞,中国公民是以百万计的。这么大的数量,怎么撤、如何组织、在多长时间内能够撤多少人,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不是一个很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疫情之前,两国航空公司在中美双向之间每天有五六十个航班。当时有句话,就是中美之间每天有1万多人在天上飞来飞去。”崔天凯回忆说。
据中国民航局最新数据,在政府削减国际航班后,每周只有108架飞机计划从海外抵达中国,是平常的1%左右。
针对留学生们反映的高票价问题,4月16日,民航局下达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疫情期间国际机票销售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在实行“五个一”疫情防控政策期间,对国际机票全部采取直销模式,杜绝票代中间环节倒票、炒票行为。
据外交部门统计,大多数留学生选择留下,对于留在当地的学生群体,驻外使领馆、教育部门通过学联和微信群将留学人员“拢”起来。一些驻外使领馆牵线当地中资机构和华侨华人社团,结对帮扶有困难的留学生。
最令人揪心的是,在庞大的滞留队伍中还有这样一支“童子军”。
据权威报告,中国在美留学的中小学生数量从2006年的1000人上升到2016年的3.3万人。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长。在英的中国留学生中,未成年留学生有1.5万人,分别在1000多个中小学就读,其中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在国内。疫情严重后,他们被迫从学校离开,独自对抗异国疫情下陌生而不时出现敌意的社会。
于是,面对中美“断航”的巨大压力,中国将缩减到近乎极限的航空运力向孩子全面倾斜。4月6日,中国驻美使领馆发布《关于就搭乘临时包机意愿进行摸底调查的通知》,表示将按照登记人员年龄从小到大排序,优先安排未成年学生搭乘临时航班和包机回国,机票和回国隔离费用自理。
4月7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宣布四类群体暂不列入临时包机的候选之内——其中公派留学生、访问学者及驻美使领馆任何外交官及家属(无论是否未成年)都不在临时包机候选之内。
驻美各总领馆还向回国的小留学生们发放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包”;包括20个医用口罩、2个N95口罩、1包消毒纸巾、1本防疫手册、2盒莲花清瘟。
4月12日,北京时间早上5点40分,第一架赴美包机航班南航3002落地广州白云机场,每张经济舱票价约35000元。
4月1日~20日,民航共执行了临时航班11架次,协助在英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2009名我国公民回国,其中包括留学生1734人。4月20日~26日,民航一共安排了4架次临时航班,协助在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的共854名中国公民回国,其中留学生711名。

客观而言,近40万在美留学生短期都飞回来不现实,也没必要。
但随着美国疫情的高烧不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遇到在海外的生存难题,接更多人回家也成为中国民航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是,执行了两个多月的“五个一”政策也到了必须调整的时间节点。但特朗普政府不断将自己决策失误造成的疫情失控“S锅”中国、并在国际合作全面推动“去中国化”的背景下,在美留学生们回家之路变得愈加坎坷。
5月19日,针对多架次中国临时航班被延期,美国交通运输部称,中国当局和航空公司应知道临时航班审批需要时间,但没有预留足够的审批时间给美国监管当局。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则称:“我们希望美方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尽快为有关接回学生的航班办妥相关手续,使中国学生能够顺利回国。”
5月22日,国家民航局批准了4架美国航空公司6月份飞往中国的航班及包机计划。
L会临近结束,中国民航副局长李健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外控输入有效前提下考虑适当增加航班。”
5月27日,一份名为《关于建立复产复工国际客运包机计划审批“绿色通道”的通知》民航明传电报在美国华人自媒体上疯传。
不少在美留学生认为,结合香港机场重新允许转机,接下来回国的路会相对容易一些。
美国的“中国通”罗伯特·库恩直言:“中国的动员能力在全球医疗史上是空前的”。
面对国际上阴谋论者对中国提出的质疑,库恩则表示:“历史将会感谢中国在全球战疫中起到的先锋作用。”
未来,期待“中国力量”冲破阻碍,跨越关山,帮助更多渴望归来的海外游子回家——以爱与尊重的名义。
2020年3月3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他们(留学生)都是祖国的孩子,是建设中国未来的重要力量。” ——说的多好。

大家读完顺手点下“广告”,就是给留学世界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了。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