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生活的小伙伴都有一种特殊经历:
在街头经常会遇到陌生人上前索要香烟或coins,
大多数时候,如果拒绝他们或直接走掉,顶多就是受了点气,不会有恶性事件发生。
但就在上周,RMIT的小M同学却遭遇了一个要烟不成,直接出手伤人的流浪汉,不仅出手“下作“,甚至被制服了还在扬言要找人弄死中国学生!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上周五下午5点40分左右,曝料人小M和朋友在RMIT building 108外的7-11便利店买了两瓶水。
从店里出来时遇到了一个流浪汉向他们要烟,当时没有烟的小M也没有多想就拒绝了流浪汉。
没想到,就在这时,流浪汉突然大骂小M和朋友是骗子(Liar)!
上来就打了小M的朋友一拳!
打人的流浪汉
曾受过专业训练的小M立即上前阻拦流浪汉,防止他再次对朋友施以攻击,并表示在场的都是证人让他别走。
流浪汉见势不妙撒腿开溜,小M先让被袭击的朋友留守现场,自己则在保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紧随其后。
从7-11到唐人街口再到QV,最后走到了州立图书馆,流浪汉看到了有一队警察在巡逻,心虚的他又掉头返回了Target。
小M一路跟着,同时实时与被袭击的朋友保持通话告知自己身处的位置。
这时,打人的流浪汉突然折返来到小M的面前,问小M是不是报警了?
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突然出手打了小M几拳,并脚踢小M裆部,打完就撒腿开溜。
小M立即展开追击,一直追赶到唐人街的小巷子里,小M看准时机上前一记背摔直接将流浪汉放到在地。
“他被我摔倒之后用手抠我的脸,试图抠出我的眼睛,精神状态很像吸了毒”
这个似是吸了毒的流浪汉,在被小M摔倒后一直使用抓脸这种下三滥的攻击手段,猛抓小M的脸,抓得小M满脸是血。
而出于自卫,小M也与其展开了缠斗,连挥数拳,拳拳到肉。
期间流浪汉不断大喊挑衅、叫嚣!
喊着:“你们中国学生小心点,我在外边认识很多人,随时可以弄死你们!“
最终以流浪汉被小M打倒近乎休克而告终,流浪汉被小M制服。
而刚巧路过的一位中国大叔则帮助小M控制了现场。
(图片来自网络)
在流浪汉被控制住3~5分钟后,10多个维州警察迅速赶到了现场,不得不说这次出警速度确实快,给警察点个赞。
到场的警察询问了小M事发经过,简单做了笔录,让其随时保持联络,并给了小M一张statement,用以去医院处理伤口凭借其报销费用,并随后将流浪汉带走。
小M表示,自己曾经受过专业的训练,所以才没在这次流浪汉的突然袭击下吃亏。
不过,虽然最终制伏了打人者,但自己也受了伤。
而大部分没受过训练的在澳华人,如果遇上这样的事情,一定要把保护自身安全放在首位。
事件也引起了亿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实际上,在澳洲,因为要烟未遂而引起的冲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在2017年,悉尼一名60岁男子在Bankstown城市广场的Nho咖啡馆喝咖啡,遇见一名陌生男子向他借烟。
被拒绝后,借烟男子突然拿刀狂捅对方的胸口,导致对方重伤。
最终施暴者被起诉。
同样在2017年,堪培拉的几名中国留学生也遭到了借烟者的袭击。
袭击者是在被拒后与受害的中国学生发生口角。
并且,多名袭击者以种族主义言语谩骂,对中国学生展开殴打,导致三名中国学生均有受伤。
亿忆君提醒大家,出门在外提高警惕,如遇街头借烟、搭讪者,避免接触与冲突,尽快远离。
同时,虽然是老生常谈了,但亿忆君还是要重复发一遍安全tips,请所有澳洲华人谨记——
针对墨尔本的治安问题,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发布了《如何保护我们自己》指南:
晚上7点以后乘坐地铁时,尽量坐在第一节车厢。这样更多人可以看到你;
走路回家或上班时,不要边走边听耳机,以免分心。坏人总是袭击没有防备的人;
如果有人一直跟着你走,请提高警惕,注意观察。这种情况下尽量拉开距离;
如果有一群人冲你走来,走到马路对面或者调转方向。防止混乱中被袭击;
听到任何有关种族问题的话题,请保持高度警惕。不要去激化关系,尽量避开;
单独走在路上时,不要边走边打电话。这样也容易分心;
务必把紧急呼救电话”000″设置成快速拨号;
如果感觉遇到危险,大声叫喊或呼救;
很多华人下班很晚,特别是在商场和饭店工作的,上夜班时要格外小心,最好有朋友陪同接送;
晚上行走时,宁可绕远路,也要尽量选择光线较好、有车辆通行的道路;
如果看到或者亲身遇到攻击伤害,请及时报案(很多此类案件鲜有人报案)。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