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肺炎在中国大地肆虐,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俗话说得好,有危就有机。那么在这场公共卫生危机之下,哪些行业潜藏着发展机会呢?
首先是流行病和公共卫生领域需要大力加强
相比美国CDC的位高权重,资源丰富。中国CDC的发展还显稚嫩。作为一个专家组织,中国CDC的权利和资源都非常有限。为了更好的加强我国公共卫生体制,我国的疾病控制行业势必需要大幅扩容,大量的公共卫生人才需求随之而出。
另外,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临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临床医生和护士缺乏的情况。
而即便不考虑疫情这样的突发情况,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老龄化的深化和大众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我国也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医护人员缺口。最近频发的伤医事件也影响了医护人员对工作的信心。
在此次疫情结束之后,痛定思痛,国家应该会更加重视医护人员的培养,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真正让医护人员成为有尊严的行业。
同时制造医疗器械行业也将大放异彩
疫情后医院对呼吸机,CT,ECMO等医疗器械的采购将带这个行业的新发展。各种抗病毒药物的急缺也体现了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不足,我们相信未来十年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疫苗方面会有一批企业随需求而兴起。
远程医疗、AI诊断等人工智能的发展
比如用远程医疗来解决患者就诊,或者AI智能诊断等,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医生和患者的集聚。
在未来,机器人、远程医疗、医疗物联网,以及5G等通信基础设施等行业都潜藏着更大的机会。
重要的是这次疫情,为这些互联网服务行业带来了新的用户,大量以前不使用这些服务的用户也被教育并适应了这种服务形式。
所以我们也推测,互联网服务行业的行业将会有新一波的发展。
以上我们简单分析了疫情下一些行业潜藏着的机会,那么对我们未来的留学有什么启示呢?哪些专业在将来会增加需求量呢?
因为这个专业本身就是用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
生物医学工程是生物科学与工程设计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涉及生物、化学、物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其目的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并以此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范围很广泛,包括医学成像、假肢可穿戴技术和可植入药物传输系统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生物医学专业不同,前者毕业为工科学位,而后者毕业为理科学位。
多学科的交叉,使它不同于那些经典的学科,也有别于生物医学和纯粹的工程学科。现在的生物医学工程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均将它列入高技术领域,重点投资优先发展。
比如这次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综合CT,呼吸机,肺炎重症患者使用的ECMO等,都属于生物医学工程的范畴。生物医学工程也是美日英等国的强势专业,主要的留学目标。
包括统计学、数学、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库、模式识别、可视化技术、数据分析等多学科。这些领域美国是最领先的国家。
这个专业都是计算机科学和机械学下的细分专业。我们之前提到的自动驾驶、机器人服务等研究的范畴,美国在这个领域是国际一流的。
以上就是所推荐的几个专业,除公共卫生和医学外,其他都是交叉专业。所以大家也要关注各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往往都是学科与学科,行业与行业的交汇处,恰恰就是机遇所在。
最后还是祝愿疫情能早日平息,每个人都能健健康康。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