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因为一些事件,香港被很多自媒体讥讽为“没有希望的城市”,然而,就是这一座所谓“没有希望”的城市,在武汉肺炎事件扩散为全国事件时,却是反应最及时、应对措施最到位的城市。
早在去年12月,香港机场就已经播报关于警惕武汉肺炎的消息。
12月31日,在出现第一例疑似病例后,香港卫生署就已经提醒前线医护人员留意怀疑肺炎求诊病人的临床情况,了解是否在过去14日内到访过武汉。
到1月4日,香港医管局已经发布了相关应对措施。
三天后,香港医管局在各公立医院常规隔离病床有480张,使用率约6-7成,发言人表示,如果有需要,可以72小时内将隔离病床增至1400张。
早早的应对,让香港有条不紊地应对这次武汉肺炎事件。
清晰透明的疑似患者数据、确诊数据,不但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感到安全感,也为医疗界、学术界、媒体智库评估武汉肺炎的实际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与之相比,肺炎发生地、主要扩散地武汉市的有关部门的反应呢?
“从2019年12月中下旬开始,来医院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增多,但是即使后来新型冠状病毒在逐步查明,外界又表明这种病毒的检测试剂盒供应充足,医院仍然不容易得到检测盒。曾经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对这轮肺炎疫情表示担心的医生,被约谈。“
早在12月中旬,就有曾出入华南海鲜市场的武汉市民存在异常,后证实其感染了武汉新型冠状性病毒。
亦有报道披露,此事与华南海鲜市场部分商户贩卖野味有关。
可是,华南海鲜市场直到2020年1月1日才正式关闭,12月31日,武汉的通报仍然声称病毒性肺炎“未发现人传人现象”。
直到二十天后,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才证实了武汉肺炎的“人传人”现象,且有医护感染。
这二十天里,武汉的相关部门在做什么?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