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世界热点关注
年轻就要去留学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武汉肺炎 #武汉封城

最近一个月,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把武汉和武汉人推上了风头浪尖,有高呼“武汉加油!”的赞誉声,也有怒斥“武汉人滚出去”的谩骂声……

尽管这两种声音很可能是来自同一群人。

产生这种分裂的原因倒是很好解释——

“加油”的对象是座武汉这座城市,城市本身是不存在对错的,它代表了樱花、黄鹤楼、长江、热干面……是一个中立化的物理范畴;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而“滚出去”的对象则是武汉人,因为是人,就具备了很多未知变量,他可能吃过野味,可能被病毒感染,当然也可能什么都没干过……而在这个时期,只要他被打上“武汉”的烙印,他就具备了潜在的危险——所以挨骂也能解释得通。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图片来源: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别说,还真是挺讽刺挺无奈的。

在疫情爆发之前,大众眼中的武汉人是:

硬核——毕竟朋克之都;

泼辣——毕竟火炉城市;

但这些印象偏向性格特质,不太具备针对性和伤害性。

而在疫情不断升级扩散的舆论环境下,武汉人一次又一次得被钉上了耻辱柱。

 

“野蛮无知”

疫情爆发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源于“野味”和“吃野味”,于是不少媒体平台、公众号开始在野味上大做文章,甚至直指武汉人吃野味的“陋习”——什么穿山甲炒饭、蝙蝠汤……再加上那份在网络疯传的野味菜单,武汉人被扣上了“凶残野蛮”和“愚昧无知”的帽子。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吃野味致病是真,但能让武汉人背这个锅吗?

在2020年之前,当我们提及吃野味,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明明是广东人——上到天上飞的,树上爬的,下到土里钻的,水里游的,甚至隔壁“胡建人”(误),哪个没上过广东人的餐桌,但人们谈及广东人吃野味,更多的抱着围观调侃的态度,有谁计较过吃野味的恶果吗?并没有。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而疫情爆发后,这锅就直接甩到了事发人群——武汉人的头上,是不是不太公平呢?

 

据我所知,不止是湖北、广东,包括湖南、广西、云南、浙江等省份的部分人,都有吃野味的爱好,换个时间地点,病毒可能感染的是其他任何省份的任何一个人,你能说这些省份的人都是野蛮无知吗?

就算真的要扣帽子,对象也应该是某些爱吃野味的中国人,而不是倒霉的武汉人。

 

“瘟神”“素质低”

疫情爆发后,网上传出了不少真假难辨的消息截图。

武汉女子靠吃退烧药瞒过机场检查,顺利搭乘飞机抵达法国;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载有武汉人的航班遭遇上海人的抵制;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有微博用户举报当地的武汉人不戴口罩;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以及流传网络的各种段子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抛开真伪不说,这些信息中的武汉人仿佛已被打上了“毒虫”“瘟神”“逃犯”的标签,他们真的有那么不堪吗?试问审判席上的各位,你们是否还留有一丝的共情心?

疫情爆发之初,武汉人民所获取的信息和全国人民并无差异——“可防可治”“不会人传人”,你对此紧张了吗?你戴上口罩了吗?

 

武汉人并非冥顽不灵,并非毫无防范意识和责任心,错的,是舆论传播上的失误,而武汉人不该为此买单。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再者,武汉封城,凌晨两点发布封城通知,只有强制政策,没有详细说明,没有应对方案,换做是你,怕不怕?想不想逃离?考不考虑自救?

武汉人也一样,他们只是做了一个极度恐慌者都会做的事,又何错之有?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错的,是政策之下,没有配备合理的疏导程序,而不是武汉人。

还有人喷春节期间,武汉人还在四处旅游,把病毒扩散到了全国各地的。

首先这里有个时间问题,人们的恐慌是在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公布疫情可人传人之后集中爆发,而在那之前,部分春节出行的人已踏上了旅途,所以大家并不具备疫情传播的预判力;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太多武汉人,在这个春节无家可归

其次新型冠状病毒具备长达两周的潜伏期,再加上前期信息的不对称,很多人是在身体状态良好并对疫情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开始的出行,他们又何错之有?

再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疫情爆发正值春运期间,至少有五百万人离开武汉返乡过年,这么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你控制一个给我看看?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把疫情带向全国各地的,并不都是武汉人,有在武汉工作的河南人、广东人、四川人、浙江人……但为啥挨骂的是武汉人?仅仅因为病毒的发源地是武汉吗?武汉人作为这场疫情的代价,未免也太惨痛了点。

而与武汉人被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顶了二十年“骗子”“偷井盖”标签的河南人凭借抗击疫情的突出表现,赢得了“硬核”“负责”“教科书般防疫”的美誉。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一个长期处于地域鄙视链底层的省份,在短短一周里,拥有了“别人家的省长”“别人家的村长”,获得了“嫁人当嫁河南人”的美称;而同样的一周里,另一个省份的人民则成为了众矢之的,成了“过街老鼠”,人人避之,这还不够讽刺不够魔幻吗?

我不是说河南不值得赞颂,但这背后凸显的问题是——中国人真的太喜欢打标签了,自以为可以用标签来定义一个城市、一个省份、一个群体,但标签常常意味着一知半解,意味着高傲自大,意味着优越感,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地图炮、地域黑。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而脱去标签帽子的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留学世界网 » 武汉人,不过是倒霉版的我和你。 #武汉肺炎 #武汉封城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留学世界热点关注

支持我们加入会员
Chinese (Simplified)EnglishFrenchJapaneseRussianSpan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