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十年来,我在老家待得最长的一次,极有可能更漫长。
家乡安徽泾县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小城,人杰地灵。在新冠肺炎疫情阴影笼罩下,零确诊,零疑似,但气氛紧张。
零的背后,固然有运气成分,但我们也能感受到,父老乡亲们都在不懈努力地守护着这个“零”。
“不能回上海,我们尽点心意,为家乡做些内容吧。”前天晚,好友杜超在微信和我说。
我们平时在上海生活工作,他是年轻导演,疫情让我们双双滞留在家。
于是昨天,我和杜超全副武装出发,就在我们成长的这座小城,拍下这条vlog。
记录老乡们防控的点滴,也记录下泾县医院第二批援助武汉医护人员,两位白衣天使的出征时刻。
“你在前线,我在一线,虽然我们岗位不同但是敌人一样。”离别时,护士邰亚琦的丈夫说。
昨天下午,泾县医院援助武汉的第二批医护人员——两位白衣天使邰亚琦、吴媛出发了。
一辆等候的商务车停在县医院门口,现场只有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出征仪式。来送别的几位护士,聊着聊着都哭了,纷纷相拥。
1月27日,泾县医院首批派出的两名医护人员已经加入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患一线救治。
1月28日晚,泾县医院又接到市卫健委紧急指令,要求立即组建第二批护理人员增援武汉。
其中一位白衣天使,骨科专科护师邰亚琦,她的丈夫也是医生。
临别,他站在那,望着自己的妻子说:“你在前线,我在一线,虽然我们岗位不同但是敌人一样。”
同事们一边鼓劲加油,一边围过来说,你们夫妻俩拥抱合张影吧。
或许有些拘谨,邰亚琦和丈夫一瞬间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拥抱,只站在一起拍了张照。
现场,两位护士的家人都来了。医院领导送上两束花,叮嘱了一些话,除了工作更多的是保重自己的安全。
我们在旁也不由泪目。杜超说,你看,她们长得挺像姐妹。两位护士穿着一样的衣服,也都是短发。
后来我才知道,另一位白衣天使——手术室副护士长吴媛。
她原本有一袭秀丽长发,为了方便穿戴防护衣、防护帽,以免头发外露造成交叉感染,她特地在临行前剪短了陪伴了她十几年的长发。
吴媛的丈夫原本在外地工作,当听说妻子要前往第一线参与救援工作,专程赶回来送行。虽心有顾虑,但还是选择了支持妻子的决定。
护士告诉我们,为了保障她们的安全,医院为她们准备了防护服、橡胶手套、口罩、帽子、医用酒精、免洗手消毒凝胶等医疗防护用品,同时配备了吃穿住行的必备品和预防药物。
从泾县医院到高铁站不远,医院派了辆商务车送两位“战士”出发。
往日熙熙攘攘的高铁站,昨天显得空荡荡。进站口的防疫安检非常严格,四五位工作人员严阵以待。
听闻是县医院增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因为行李很多,高铁站的领导立马过来开通“绿色通道”,把停着的扶梯专程打开。
大年初一,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大家开始相互提醒不要走亲访友。
至少在城里,拜年基本停止了。大年初一下午,我从乡下返回县城,零星看到几个行人在街上走动,都戴着口罩。
因为不能出门,那几天,我躲在小书房,常常听到父母在微信和亲戚们一聊便是一个小时。
亲朋好友之间,迅速流行起用微信视频拜年,视频通话的铃声响个不停。原本一个好哥们新开了家酒吧,去年底就想让各地回来的同学们去聚聚,却也在年初二歇业了。
但很快,街上开始出现黑色巡逻车,说是巡逻车,其实是宣讲车,车上装有小喇叭,来来回回,反复宣讲:特殊期间,不要出门……
县城里十几个主要社区的出入口,开始出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穿着红马甲佩戴红袖章,检查进出小区的车辆。
听说外地车辆一律不给进,小区内所有车辆出入必须登记。
对,视频里出现的那个硬核小喇叭,就是在大年初四左右纷纷上岗。循环播放注意事项,还有一份致武汉返乡同胞的信。
在家憋了几天后,原本趁着天气好,准备去母校的篮球场投投篮。结果大年初四后,连室外球场也被封闭了。
大年初二开始,微信群里陆续传出底下各乡镇、村口“封路”的消息。
当然不是真的把路封死,从图片上看,大多数是当地的老乡和官员,自发地用栏杆、桌椅和写着字的横幅、牌子,在入村的主干道上坐着,不给外地车辆进入,也不让外面的人来串门拜年。
这是一个古村落,历史悠久,东与宣州区相邻,西与南陵县相望,旧称马头镇。
古镇因青弋江分隔,分东、西两镇,邑人胡承珙有“石矶分峙岸西东,碧水潆洄一镜中。安得人生尽如许,马头无处不相逢”的诗句。
从省道下来通往村里的路口,被栏杆严严实实挡住,只有路的两边留有行人过道。
马头村路口“检查岗”六十多岁值岗的老大爷戴着口罩。
我问他现在是不是都不让进村了?大爷比划着双手一脸严肃地对我说:
“不行,不行,外地车辆一律不给进来,相当抓得严,因为我们泾县目前还没有发生这个病状,必须要抓严,抓严才能把这个疫情控制住。”
我看到临时搭建的岗亭里,摆着两张桌子,桌上放着笔、纸和体温测量枪等。
不远,则是泾县和宣州地区交界处,那里检查更严格、专业。
十几位交警严阵以待,路边有临时设立的医务观测点和服务点。所有进城车辆都需要接受两层排查。
如果发现有人发烧,会立即被医护人员送去县医院隔离观察。
高铁停运让我们回上海暂时有些困难,也让我有机会去感受这座生我养我的小县城在全国抗击疫情的紧张氛围中的点滴。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没有谁能独善其身,众志成城只有在此刻说出,才不觉得虚伪和矫揉造作。
信息透明,细节到位,配合理解,这些我们在职场追求的准则,在抗击危险的时候竟然如此的关键而有效。
这里是安徽泾县,这里是全国1600多个县级城市的一个缩影。
大爷守道口,医护人员派去一线,这是我们的抗疫故事。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