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从小跟着奶奶长大。
奶奶苦了大半辈子,独自拉扯三个孩子长大,一生经历了许多磕磕绊绊。
小时候,家里不富裕,但奶奶总把一部分省吃俭用的钱偷偷塞给我,给我当零花钱。
她自己连衣服都舍不得换,却总是颤颤巍巍的塞给我二三百块钱,告诉我想吃什么就去买。
有一次我随口说了一句想吃小龙虾,她就坐公交车去好远的集市买新鲜的小龙虾回家给我做。
奶奶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亲手给我织各种东西,围脖,手套,毛衣,她说外面的材料不好,伤皮肤,所以从小我家里就堆满了奶奶给我织的各种衣物。
我记得在我出国坐飞机那天,奶奶满脸堆笑地朝我招手,隔着海关的隔栏对我喊记得常来电话,但转过头去用手背擦拭眼泪。
到了美国之后,我们一周通一次电话,她最常和我说的一句话就是:缺什么就告诉奶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奶奶给你打钱。
她还老是问我:今年什么时候回来呀?奶奶给你做你最爱吃的油焖大虾。
有次她说,你先挂电话吧,奶奶舍不得挂。
当时我就哭成了泪人。
2018年3月,爸爸给我打电话,让我请假回家,说是奶奶现在住院,可能快不行了,我一个人从美国飞回杭州,一路上眼睛哭得红肿。
回家以后到了医院,看到奶奶插着氧气管,打着营养液,两眼痛苦的半睁,无力地呻吟着。
因为是肝硬化,身体消瘦形似骷髅,肚子却是因为腹水涨得特别大。
当时她已经有点意识不清,但是还是认出来了我,他拉着我的手,口中咿咿呀呀的挤出我的名字,我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过了一会他突然比划着,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姑姑懂了他的意思,从口袋里拿了6个不同颜色的围脖,塞到我手里。
原来她这半年里见不到我,就天天在家里织呀织,盼着我回来能戴上。
当时真的是忍不住哭了出来,后来奶奶陷入昏迷,就再也没醒过来。
2
我爸是一个钛合金钢铁直男,数学老师,满脑子都是数学。
小时候我和我爸唯一的交流,就是他看着我写数学作业,遇到我看了很长时间都做不出来的,他就会给我讲。
印象很深有一次过年,一家人出门买新衣服,结果路过一家书店,我爸就进去给我买了好几本题集。
一直到了高中,我爸在我心中都是严师的地位,满心装的都是我的学业。
而如今,我在美国留学,读得是金融,不时会遇到各种数学建模问题。
我爸经常给我打电话,问我最近在学什么,有没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需要他给我讲解的,这成了我俩平日为数不多的交流。
但我当时不懂事,对此觉得十分不耐烦。
有一次,我故意挑了几个非常难的问题,在视频里展示给他,这就是我们期末的复习提纲,而且这些都是必考的内容。
他看了看愣住了,停顿了一会说,我先研究研究吧,过三天打电话给你讲。
三天后,他打电话过来,吞吞吐吐的跟我抱歉,说他暂时也不会做,让我一定要去和老师问明白。
我当时洋洋得意,终于难倒父亲了,这样你以后再也不会给我打电话了。
果然,这一周后父亲都没有给我打来电话。
后来我听我妈说,那三天父亲总共就睡了四五个小时,自己在客厅点着一个台灯,研究了一整宿,眼睛都熬红了。
母亲劝他睡觉,他坚决不睡,他说,要是我都不能给讲明白,他考试万一该怎么办啊。
后来母亲还告诉我,爸爸其实没有那么想给你讲题的,他只是不知道怎样和你交流,想找个借口和你呆一会罢了,他只是担心你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需要他了。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像被突然间撕扯了一下。
我突然想起了老男孩的《父亲》:
每次离开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
也许父爱就是那样,即便远隔山海,重如泰山,也悄无声息。
我至今仍然会想起那个夜晚,一桌子凌乱的草稿和昏暗的台灯,和一双熬出血丝的双眼。
3
出国3年多了,本以为出国的日子是多姿多彩,没想到都是孤独。
从一个人买东西一个人做饭吃饭,到一个上自习一个人看电影,到后来一个人去急症,甚至一个人去做手术。
记得一年前,刚做完阑尾手术,当时人正慢慢的从麻药劲儿里醒来,眼前漆黑一片,身边空无一人,只能听见各种冰冷的仪器滴滴做响。
因为开始自主呼吸而对呼吸机有排异难受得呛咳,随之而来的痛觉也渐渐开始恢复,很快就铺天盖地的蔓布全身。
那么一瞬间,脑子里想的都是家人。
每天天黑的时候都特别难受,还要告诉自己要坚强。
每天最期盼的时间,就是和父母视频的那一小时。
每天和他们面对面畅聊一小时,听他们说家里发生了什么,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看着他们日渐苍老却精气十足的样子,我仿佛现在做得一切都重新焕发了动力。
忽然脑海中想起了李荣浩的《爸爸妈妈》:
我曾经很想知道同样的话
要说多少次才好
那些再三强调的老套
长大了才知道是不是需要
有些东西没留学前觉得老套,真的离开了才觉得弥足珍贵。
以前努力学习,是为了出国去接触更大的世界,是为了离开家。
现在努力学习,是为了尽快毕业回家,早日和父母团圆。
有人说 “父母在,不远游。”
或许此刻的你正在远游,又或者忙于奔波,无暇顾及家人。
但无论如何不要忘记,我们的眼里是世界,而家人的世界是我们。家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们。
我们来到世间,不能避免的只有两件事情:团聚和别离。
而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我们能够做的,只有抓住任何机会。
人生,没有人会嫌弃记忆丰盛。我们要一字一句,蚀心琢骨的记住它,因为我们怀念的爱的那个人,也在其中。
别让他们的挂念和关心,变成失望和孤寂。
多打开视频,和他们聊聊天,
让她们觉得,你始终都在。
离家那《一天》
看着这视频里的故事,仿佛就如同我们每一位只身在外的留学生一样。
每次离家前,爸妈特地早起把行李箱装满老家的特产,生怕我们在外吃得不习惯,想念家里的饭菜。
长辈们也永远会叮嘱一句:早点找个对象,希望不在他们身边的我们能有个心心相印的人互相照顾。
而每次道别时,回头看着站在原地不动的家人,不止一次在离开和留下之间徘徊……
亲人对我们的爱往往是肉眼难以见到的,它也许是餐桌上永远热气腾腾的热菜、是永远把你最喜欢的留给你、也是迟迟不愿转身的挥手道别。
我们希望这份爱意和陪伴,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彼此温暖。
百度最近推出的小度智能硬件系列片——#小度放映厅#里,一声“小度小度”,跨越几百公里的距离,把家人的关怀带到彼此身边。
它用独特的方式替我们将生活中的点滴串联成故事,记录千家万户的深情。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小度开启更温暖的生活。无论老人、小朋友还是年轻人,呼唤“小度小度”正在成为更多人的日常。
无论是独自在外的年轻人、儿女在外工作的老人,还是正在慢慢成长的小朋友,每一台“小度”背后都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
《这个年,我们和小度一起过》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