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世界热点关注
年轻就要去留学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国高中

 

很多家长和学生在对低龄留学不那么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把它当成一种“乌托邦”式的存在甚至炫耀的资本,也很容易误解读美高比在国内轻松舒服,好多家长一提到出国,仿佛那里充满了自由、平等、尊重…..总而言之,什么都好!

但不是小树泼大家冷水,这个想法真的是: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高

比起国内的教育环境和质量,美高的确存在优势,但是能否充分利用美高优势还是在于孩子本身的素质和能力,没有人会说去留学就一定是好的,结果往往“因人而异”,简单来说,就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拥有怎样的留学生活。

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从正反两面看待,有人适合留学,就有人不适合留学。

留学能够塑造一个人,也可能“摧毁”一个人,现在小留学生因为不适应国外学习和生活患上抑郁症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小树今天就来跟大家唠一唠,什么样的学生是不适合留学的呢?

一、不适合出国的学生通常有哪几类?

妈宝党

这类学生就像没有断奶的娃娃,凡事都要依赖父母,毫无自理能力。出国准备到申请到选校,甚至专业,不参与没主见甚至没有任何想法,认为一切父母帮自己搞定就高枕无忧了。

但事实证明,几乎有着这样想法的学生最终都被现实狠狠打脸,到了学校之后出现了非常强烈的不适反应,有一点问题都要打电话给父母,责怪父母当初为自己做出的选择:“都怪你们,当初怎么帮我选了这个学校!”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个习惯了所有事情被督促和安排的学生,突然把他放到了一个所有事情都要靠自己和自觉的环境下,你说他是不是分分钟想崩溃?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高

公主病

这类人一旦出国,那就不得了了,不但自己经常会有无助到死的错觉,更重要的是,她们可以让身边的人分分钟爆炸

总觉得自己天生娇贵,嫌弃国外这里不够好那里不够好,哪里都不如家里,衣食住行稍有不如意就是一堆抱怨,甚至觉得自己委屈到变形,一个不顺心就要越洋电话求安慰求倾诉,丝毫不理会别人这边是不是午夜时分,是不是正在忙。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高

虽然自认为是“公主”,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到了国外发现很多人可能从衣食住行上都比自己更好的时候,这类人也极易出现嫉妒、心理失衡、甚至自卑等情绪,长期可能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情绪,严重的可能还会后悔出国甚至导致抑郁。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高

高冷一族

我们形容一个人“高冷”的时候倒不是在贬低对方,但是这种性格到了国外可就更容易出问题了。尤其是在像美国这样拥有多元文化的地方,很多事情都需要通过人与人的互动与沟通去进行,然而高冷的性格却并不利于与人沟通交流。

并且,你还会因为“高冷”错过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的机会,还可能因为语言的障碍影响自己的社交,包括学习和生活,情况严重也可能导致抑郁。哪怕是走在街上,说不定还会错过一段美好的缘分呢?总之太高冷……你可能错过一亿个可能。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高

玻璃心

这类朋友在国内还好,可以随时找找安慰,但是到了国外,这种多愁善感的性格会让本就不易的留学生活更加困难。

可能同学的一个眼神、一句话或者同学之间一个小摩擦就可能一天让他们体会多次崩溃到想“死”的心情,更别说到了国外还有可能遇到坐车弄错方向、上课听不懂、组员很刻薄等等,他们会认为自己遇到的就是最糟糕的情况。这样的人不是不适合出国,应该说是不适合出门吧。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高

懒癌末期

这年头处在懒癌末期的小伙伴可不少,即便是出了国也能过成“北京瘫”的生活,有课的日子,在课堂上睡觉、玩游戏,没课的日子,在宿舍睡觉、玩游戏。

不是不会做饭,就是单纯地不想做饭,出国前妈妈教会的番茄炒鸡蛋也没机会露一手,偶尔心血来潮想做一次,发现又要买菜、洗菜、切菜,想想还是算了吧,宿舍只要还有空地可以立足就坚决不打扫,等到期末成绩一路红灯、室友偷偷抱怨的时候,感觉自己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高

孤独症患者

不同于国内三两朋友逛街吃饭出去玩的生活,在国外,孤独才是常态,在许多个热闹的节日里,可能你不得不一个人在家就着老干妈和泪水吃饭,独自看电影,一个人逛街。

很多忍受不了这种孤独的人通常都会打几个小时的越洋电话回国,但慢慢地你会发现,出国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学习和自己相处的过程,这一段充满泪水的过程最终是能够让你得到全新的成长的。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高

如果你不是以上这几种情况,那就可以考虑出国,如果你是以上几种情况,想要出去磨砺一下自己也是可以的,但是小树要提醒大家的是,关于出国的目的,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孩子本人,都应该想清楚了再决定,毕竟是孩子的人生大事,不能太过草率。

 二、你是否想清楚了,你(孩子)为什么出国?

如今的孩子,生活水平一代比一代好,家庭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许多家长都会选择送孩子出国,但是孩子本身的素质和条件才是决定出国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个问题更重要但却更容易被家长忽略的问题,就是孩子自己的意愿,或者说孩子本身的出发点是怎样的。

作为父母,在孩子去美高之前,一定要问清楚孩子:去读美高的目的是什么?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高

如果孩子只是为了摆脱父母的管教,或者单纯是在不了解美国的情况下觉得美国比国内好,那么面对这些理由家长一定要慎重,因为这些都不足以说明孩子有去美国读书的意愿,只是为了逃避才出国留学。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到出国这件事的现实是什么样的,而不是帮助孩子去构想一个“乌托邦”。

当然还有一些家长们,小树在这里也不得不“批评”一下,很多看着别人的孩子出国就逼着自己的孩子出国,没有充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甚至根本不尊重孩子本人的想法,强迫孩子出国,最终得到的结果也不会很好。

说完了这些,我们再来聊点干的,如果孩子本身也去体验更好的教育,想要获得更好的成长,那么如果去读美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换句话说,什么样的孩子能够在美高如鱼得水?

三、什么样的孩子能在美高如鱼得水?

1.独立自主意识强

为什么要把独立自主放在第一位来说?因为它不仅仅是体现在学习上,甚至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做学术科研项目,小到课业安排生活起居等等,都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能力。

从学生如何处理一件小事中能够看出这个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它并不仅仅是口头的空泛概念,这种素质在美高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懂得配合和团队协作

不管是在集体运动还是小组作业中,包括学生要参加的社团和活动等等,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包括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去帮助他人,懂得在一个团队中自己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怎样配合他人发挥团队力量才能将团队利益最大化,同时这也锻炼了学生的全局意识,在这个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高

3.适应性强

顶尖私立美高对于学生的性格要求是相对比较高的,适应性其实是学生成熟度的一个表现,尤其对于陌生的环境和状况,非常能够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从这个角度不仅能够看到一个学生对待事物的主观态度,更重要的是能够看出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对于未知事物的包容性。

4.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

挫折和挑战是人生的必修课,每个人都必然经历不如意、经历失败,但是美国的教育体制非常看重的是学生是否具有面对挫折的勇气,以及敢于挑战的精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逆商”。

比起看一个人如何面对成功,如何承受失败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个人意志,而顶尖私立美高看中的就是学生的这些性格特征,和内在的价值体现。

5.具有领导力

私立美高的建校理念就是为全世界培养具有领导力的精英,所以美国的教育提倡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领导力,让学生拥有愿意为他人服务和贡献的集体主义精神。

领导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去逐步完善自己的不足,也能够推己及人,让学生学会站在更多的角度、更客观的位置去看待事物。所以具有这种素质的学生不仅仅是招生官喜欢,在美高学生圈子里也是尤其受欢迎的存在。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高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高

其实说到底,对于美高留学,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大家把它当成所谓的“天堂”或者“乌托邦”,在对它不够了解的情况下轻易出国,最终因为与心理预期差距太大导致学生和家长最终并没有得到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

美高的学术压力和活动压力都是很大的,尤其是顶尖美高,竞争非常激烈,可能在国内还算尖子生,但是到了美高 “对手”可就太多了。

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家长对于孩子留学问题要理智,孩子出国本身的素质也要够硬,即便是稍差一些但是孩子本身要有强烈的求学意愿,而不是为了逃避或者贪图轻松享乐,如果是这样,美高真的不适合你。

— END —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留学世界网 » 对不起,你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读美国高中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留学世界热点关注

支持我们加入会员
Chinese (Simplified)EnglishFrenchJapaneseRussianSpan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