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大理“截胡”疫情重灾区口罩一事,
让大理乃至整个云南成了不少人的声讨对象,
这个以美景著称的地方,
一夜之间与“欠理”“无理”画上了等号,
习惯以偏概全、善打标签的部分国人们,
再次因一个事件,否定了一个省份。
但这对云南而言,真的公平吗?
如果依旧让偏见蒙蔽双眼,
你将不会看到,
云南为抗击疫情付出的努力,
以及它为武汉、武汉人做出的一切……
今年这个年,武汉人过得非常糟心,
武汉城内,人们惶惶而不可终日;
武汉城外,不少武汉人正流离失所,
不仅要忍耐思乡之苦,
还要忍受他人的歧视、驱逐,甚至侮辱。
这样的新闻,任谁看了都会心酸吧!
但歧视和驱逐,并没有发生在云南,
甚至他们还用温暖和善意,
接纳帮助了这些流落在外的湖北人。
哔哔青年的一位朋友,
向我们提供了滞留期间的生活体验报告——
再来看看生活标准——
蒜苔炒肉丝,大米饭,
(没记错的话,蒜苔20多一斤了)
酸奶、牛奶、面包;
橘子、梨子、苹果等各色水果,
虽然全是直男视角,但就是看着丰富新鲜又美味啊!
微博上也有vlog博主晒出了他们的“安置生活”——
住的是舒适的山景房,
每日固定时间有医务人员查房测体温,
三餐三食定时发放,菜色丰富,
水果、牛奶、酸奶均有供应,
甚至每天都还会发两个医用口罩,
看到这里,我莫名的有点酸了……
某度假酒店滞留游客群的聊天记录,
全是满意和感谢的声音——
“这是云南之旅最美好的回忆!”
这个评价,真的值千金!
湖北籍阿姨含泪鞠躬,
大赞丽江是一座有温情的城市;
一位滞留腾冲的武汉人,
向云南省长写了一封感谢信:
云南人是武汉人的恩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昆明、丽江、腾冲……
每一个云南城市都在默默努力,
为流落他乡的武汉人提供帮助和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
云南现任省长阮成发也是湖北武汉人,
曾任湖北省常委,武汉市市委书记,
我们感谢他,
让每一个在他乡的老乡,都感受到了尊重和庇佑。
除了云南政府对滞留湖北人的帮助和支持,
云南人,也拿出了自己家最好的东西,
送给了武汉。
云南河口县有个寨子,
其中一半人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但就是这样一个寨子,给武汉捐了22吨香蕉;
为了迅速送到疫情中心,
他们摘完香蕉用摩托车队分批运下山,
货运司机们也都是志愿者,
其中一个司机开了1800公里,
而他挺身而出的原因,
只因为父亲曾在武汉服役。
香蕉,是这个贫困寨子的收入来源,
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但为了援助同胞,他们愿意倾囊而出。
云南红河泸西金马镇,
作为G20蔬菜主供基地,
镇民自发组织向武汉火神山医院进行物资捐赠,
短短两天便凑齐了22吨新鲜蔬菜,
2月6日,这批载满情意的蔬菜出发了……
在云南,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峨山,20顿绿色蔬菜无偿捐献给武汉;
建水,4400户乡亲向湖北捐献百吨洋葱;
蒙自,爱心企业免费捐赠40吨新鲜蔬菜;
陆良,每天不少于300顿时鲜蔬菜发往湖北;
……
我们总能在最惨痛的灾难面前,
看到最火热真诚的善意,
云南这片红土地上,有着最可爱的人民,
他们淳朴而善良,
我们应该感谢他们,珍惜他们。
2月4日,云南昆明,
102名医疗人员驰援湖北,投身“战疫”;
其中,年纪最小的成员杨丹丹才25岁,
离别之际,妈妈强忍泪水,
车子开走后,妈妈才崩溃大哭,
“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些逆行者,担得起英雄的称号;
2月2日,昆明市长王喜良发表指示——
公务人员一律不准用KN95口罩,
要把专业的防护设备给基层医务人员。
这条务实负责的制度由昆明第一个提出,
随后,浙江、吉林等省份陆续推出使用;
看到这里,你还想继续骂云南吗?
因为明白——
“发生在一个无辜人身上的苦难,
也有可能发生在所有人身上”
所以云南人愿意包容接纳武汉人;
因为明白——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所以云南人慷慨解囊,
只求和武汉同胞共度难关;
因为明白——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所以云南人愿意身赴险境,
只为能够挽救更多的家庭和生命。
但有些人,怎么就是不明白呢?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