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医生,2月7日去世,他告别了人间,年仅36岁。
病毒侵袭,疫情当前,医生这个词被赋予了太多责任。
有人说,当医生难?
到底有多难,下面这些故事会告诉你答案。
这是纪录片《中国医生》里的镜头。
徐晔,是南京鼓楼医院,烧伤科的住院医生。
年少有为,28岁,中山大学医学博士,今年是他工作的第三年。
徐晔有位患者,因为煤气爆炸,全身95%严重烧伤。
需要每天换药,一次就2个多小时。
这个过程需要把身上的纱布一层一层撕开,敷上药,痛苦程度不亚于酷刑。
徐晔每次换药的时候,都会通过聊天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因为他知道这个过程有多么痛苦,他也知道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他能做到的就只是将心比心。
值班查房时,他会柔声细语地跟患者聊天,温柔地帮忙擦汗,还会用哄小孩的语气嘱咐他们早点休息。
医院基金会上,他会为自己帮助患者申请到了医疗金而展眉一笑,因为他最怕的是患者得不到救助,自己对不起良心。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何况是医生呢?”
这部纪录片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将医生这个职业神话。
而是通过平铺直述的镜头,将医生的生活、无奈、困惑、甚至挫败都赤裸裸地展现了出来。
告诉我们:
这就是中国医生的样子。
不歌颂,不煽情,不给这个职业戴高帽,只有真实的故事和人生。
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医院,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的主任医师。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死亡速度最快的一种病。
针对这种病情的特殊性,医院有一条专门为脑卒中急症病人服务的绿色通道,负责人就是朱医生。
这条绿色通道要像军队一样24小时待命,只要有病人,无论几点,朱良付医生都必须要在现场。
作为一名急诊医生,没日没夜的加班做手术的常事。
有时候刚回家饭还没有吃上几口,医院里一个电话就要立刻赶回去。
最长的一次是从早上做到凌晨12点,
结果下了手术台还有16台造影手术等着他,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5点才结束……
不停不歇,年复一年,还要随时面临被投诉的风险。
老太太觉得是医生害死了自己家老爷子。
“他们知道你是一个好大夫,老太太一边埋怨着你,一边说自己血压高了再给看看,但是不耽误她投诉你。”
多么无奈啊,一边投诉你,一边还让你给她看病……
而医生就要在这种矛盾的不被理解的情绪里挣扎。
但他们也没有多少时间去慢慢消化,因为还有更多的患者等着他们去帮助。
跟朱医生一样面临着高强度手术压力的还有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王东进。
王医生从医三十余年,完成过数万例心脏手术,成功率更是高达99%。
可是王医生自己的身体可没那么好。
刚下了手术的他,扶着腰,捂着脖子,颈椎不好的他,夜里经常痛到睡不着觉。
一台大手术一上就是好几个小时,精神高度紧张一刻不敢放松,扶着腰出手术室是常事。
但王东进已经觉得很幸福了,因为在小小的杂物间里有一张特批的按摩椅,可以让他短暂的享受一会儿……
就连他自己也说:
“心脏外科得是身体最好的,身体不好的,连站都站不住”。
因为长时间的站立,王医生的腿已经出现了静脉曲张问题,上手术前必须要穿上弹力袜。
即便是这样,365天他几乎一天不休,除了日常在医院上班,周末他还会去乡下进行义诊。
他总调侃自己快要残废了,但每当看到病人治愈后的目光,他就觉得值了!
这就是中国医生的日常,没有光环,没有鲜花,甚至看起来还有点心酸。
他们会有绝望的挫败感,当看到患者因为没钱治疗只能出院。
他们会有难以言喻的心酸,也会有家长里短的琐事。
但更多的是面对患者的仁心,面对生命的敬畏。
他们会怕吗?
也会。
朱良付医生说自己最怕死,因为自己不能死也不敢死。
“我现在是主任医师,国家差不多得要用2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这样一个,我现在44岁,如果死了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中国医生,他们在死亡的阴影下拼尽全力,杀出血路。
但仍然无法保证每一次抢救都能成功。
总有人说医生冷漠,其实他们只是在见证了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和人情冷暖后,偷偷藏起了自己的悲伤。
在生命面前,他们的无力和无奈不会比病人少。
在你看不到的背后,他们也有软弱的一面。
这位急诊室的医生在自己19岁的病人抢救无效死亡后,默默的走到了医院外面崩溃大哭。
用尽浑身解数却留不住一个生命。
这种痛苦太沉重了:
“求求你让我再试一次,我能救回来啊!”
可惜,再也没有机会了。
@璀璨年华:
我也是外科医生。第一次把病人抢救失败的时候,家属说不怪我。但我一个人强忍着泪走出医院外再哭。
@村口无所不知的路人甲
“求求你们救救我爸爸吧,他还是热的。”这是我干临床遇到第一例死亡病例,我心肺复苏按了近半个小时却仍然没有救回她父亲。
@煎蛋先森是男神
那个晚上未满一岁的小孩被汽车撞到两次。送来时已经瞳孔散大。不到两个小时小孩就不行了。不管怎么抢救,小孩儿的心跳波形都拉成直线。孩子的爷爷拿着被子拿着小孩儿的洋娃娃把孩子紧紧的抱在怀里,步履蹒跚的向着太平间走去。那是我唯一一次让自己哭。
@_Lovejustfornothing
我爸是一名神经外科的医生,二十多年前没把一个喝醉酒骑摩托车出车祸的19岁小伙子救回来,悔恨到现在。
「救死扶伤」听上去是一个充满温度的词。
然而背后却是:
他们把温度留给了别人,把心酸留给了自己。
眼科医生陶勇被砍,震动医学界。
他是眼科未来的希望,是年少有为的天才选手。
他曾经用双手托举起无数人的光明。
如今只能无奈的说一句,“如果以后做不了手术了,可以去做科学研究”。
四川达州大竹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杨文凯。
在连续两周手术之后,累倒在了回家的路上,磕断了两颗门牙。
他记不清自己当天做过多少场手术了,但醒来的第二天他没有休息,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而现在,全国笼罩在新型冠状病毒的阴影下。
冲在最前线的依然是这群穿着白大褂的中国医生。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
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罢了……
所谓奇迹,也不过是他们不肯放弃。
跟腱断裂的医生,绑上“假肢”。
单脚站立,连续做了两场手术,累的后背湿透。
已经连续做了9个小时手术的医生,给脖子打了一针封闭,继续挺到完成手术。
被查出了胃癌的医生,甚至在化疗反应还没消失的情况下一天做了18台手术,累到直接在地上睡着。
为了能尽快给患者输血的医生,将两袋只有4度的血细胞抱在怀里。
嘴里一直在念叨:“求求你,快点升温,快点升温,救命呢。”
被啄伤眼球的孩子,所有人都要放弃了。
但这位医生坚持要做手术,术后效果比预期好,得到消息的医生喜极而泣。
3岁的孩子因为全身麻醉哭闹个不停。
医生将她搂在怀里不断地安抚,直到她安静睡去。
武汉疫情刚刚爆发时,已经连续作战了五天五夜的郑先念医生在隔离病房里情绪失控,崩溃大哭:
我们不想活?我们不想回家了?
但没一会儿,他又继续回到了疫情工作的最前线。
就在此时此刻,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医生正在用生命为我们保驾护航。
中国医生,这四个词分量太重了。
好像他们必须要是超人,必须要战无不胜,必须要百战百胜。
但医生从来都不是英雄,更不是天使。
他们只是普通人,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也会难过,也会无助。
他们也是谁的孩子,也是谁的父母,也是谁的丈夫妻子。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话或许是对医生最好的注释。
#中国医生 在线播放地址:
http://www.awsltv.com/voddetail/77531.html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